税务争议的调解和仲裁流程是怎样的?




税务争议是指在税务征收过程中,纳税人、扣缴义务人与税务机关之间因税收法律、法规、政策及税收征管行为产生的争议。为了解决这些争议,我国设立了税务争议的调解和仲裁机制。本文将详细介绍税务争议的调解和仲裁流程,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机制。<
争议提出与受理
1. 争议提出:当纳税人、扣缴义务人与税务机关对税收法律、法规、政策及税收征管行为产生争议时,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书面申请。
2. 受理审查:税务机关收到争议申请后,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,确认是否符合受理条件。
3. 立案登记:对符合条件的争议申请,税务机关予以立案登记,并告知申请人。
调解程序
1. 调解组织:税务机关设立调解委员会,负责调解税务争议。
2. 调解通知:调解委员会在收到争议申请后,通知争议双方参加调解。
3. 调解过程:调解委员会组织争议双方进行调解,通过沟通协商,寻求争议解决方案。
4. 调解协议:争议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,签订调解协议。
5. 协议履行:调解协议生效后,争议双方应按照协议约定履行义务。
仲裁程序
1. 仲裁申请:争议双方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,可以向税务机关提出仲裁申请。
2. 仲裁委员会:税务机关设立仲裁委员会,负责处理税务争议仲裁案件。
3. 仲裁通知: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,通知争议双方参加仲裁。
4. 仲裁审理:仲裁委员会组织仲裁庭,对争议案件进行审理。
5. 仲裁裁决:仲裁庭根据事实和法律,作出仲裁裁决。
6. 裁决执行:仲裁裁决生效后,争议双方应按照裁决履行义务。
争议解决期限
1. 调解期限:调解委员会应在收到争议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调解。
2. 仲裁期限:仲裁委员会应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完成仲裁。
争议解决的法律效力
1. 调解协议: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,争议双方应按照协议履行义务。
2. 仲裁裁决: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,与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。
争议解决的法律依据
1.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:规定了税务争议的调解和仲裁程序。
2. 《税务行政复议规则》:明确了税务争议的调解和仲裁具体操作流程。
税务争议的调解和仲裁流程是解决税务争议的重要途径。通过调解和仲裁,可以有效地维护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合法权益,促进税收征管工作的顺利进行。上海加喜代账公司作为专业的税务服务机构,对税务争议的调解和仲裁流程有着深入的了解。我们建议,在遇到税务争议时,应积极寻求调解和仲裁,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我们也提醒广大纳税人,要依法纳税,避免产生税务争议。
特别注明:本文《税务争议的调解和仲裁流程是怎样的?》属于政策性文本,具有一定时效性,如政策过期,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,请联系我们,帮助您了解更多“企业服务信息”政策;本文为官方(上海代账公司专业为中小企业代理记账、财税服务)原创文章,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“https://www.jiaxidaizhang.com/news/211624.html”和出处“加喜代账公司”,否则追究相关责任!